天下第一帅的男人是谁,魏晋风度天下第一美男子

据说这是潘安复原图像

如果问天下第一美男子是谁,相信你一定会毫不犹豫地脱口而出——潘安。

不错,潘安太帅了,帅到什么程度呢,别说身处当代的我们,就连唐宋时代见多识广的大才子们,也公认潘安是第一。随便一翻,李白、杜甫、白居易、孟浩然、李商隐、李贺、温庭筠、韦庄无不在自己的诗作中以潘安为典,更别提女诗人鱼玄机、薛涛了。

其中鱼玄机的最为直接:今日喜时闻喜鹊,昨霄灯下拜灯花。焚香出户迎潘岳,不羡牛郎织女家。——《迎李近仁员外》。

潘岳就是潘安,字安仁。因为古代人的规矩是称字以示尊敬,只有长辈、上级才叫名,所以潘岳这个名被传成了潘安。足见潘安在民间的影响。为了方便阅读,我们还是统称他为潘安。

潘安生的漂亮,出身却比较一般。他祖父担任过太守,厅局级干部,而他父亲又退了一步,琅琊内史,最多享受副处待遇。虽然不算是寒门庶士,但是用《九品中正制》一量,他这个出身勉勉强强能爬进中品下等,想跻身上流社会太难了。

虽然品级不高,可毕竟也是官宦子弟,能够让潘安进入太学。加上潘安不光长得漂亮,还聪明,从小就被称为神童。所以十七八岁就被送到了京城,进入太学——中央行政学院。二十岁毕业,进入当朝太尉贾充的幕府。

这时候还是泰始年间,正是晋武帝锐意进取的时代。为了鼓励农耕,开春,晋武帝亲自扶犁耕田。当然所谓“躬耕籍田”,主要目的是为了摆POS,做宣传。所以围观的人越多越好。

潘安被选为观众,参与其事。

一般人知道自己只是瓜众,跟着鼓鼓掌、拍拍照就算完成任务了。但是人家潘安真的受到了鼓舞,提笔写就一篇美文歌颂这一盛况。

《晋书》全文抄录了这篇赋,用词确实华丽,读来朗朗上口。于是潘安一下出了名,京城人都知道有这么一个奶油小生。

虽然成了网红,可按照九品中正制,他这个出身朝中又没有靠山,很难被组织部门启用。于是在太尉府也就是军委机关做了十年乱七八糟的事务性工作。

这一年潘安三十二岁了,鬓边居然生出了白发。美男子头发白了,这是多么的触目惊心一件事啊。

潘安感时伤怀提笔写下《秋兴赋》。

这篇文章写的非常非常的好,文章有点长,不抄录了。我只这么说,同样是写秋天,杜甫的《登高》写的好吧,潘安的《秋兴赋》写的同样好。各位看官有心的话不妨找来读读。我在这里只做个简单的推介。

文首的序言说,我今年三十二岁了,开始有了白发了。这么多年来只是当个三军仪仗队的头,主要工作就是在官署内值个班。这破地儿虽然都是耸入云霄的高楼,可是我的办公室却连阳光也难见到。来来往往的都是锦帽貂裘的高官显贵,可是我却只能和老农民聊聊种地的事。每天充数在百官之中,早起晚睡,没一刻安宁。就好比笼中鸟、池中鱼。——“于是染翰操纸,慨然而赋。于时秋也,故以秋兴命篇。”

第一段重点写秋日的萧索,借四季交替的匆忽,感叹人生的无常。“四时忽其代序兮,万物纷以回薄。览花莳这时育兮,察盛衰之所托。感冬索而春敷兮,嗟夏茂而秋落。虽末士之荣悴兮……彼四感之疚心兮,遭一涂而难忍。嗟秋日之可哀兮,谅无愁而不尽。”

第二段描绘秋天的景色。这是这篇赋最美的一段。以空间的转换、时间的推移,点染重彩浓墨,极力铺写萧瑟、冷落的秋天景象。

到了第三段,主题是老子不干了,回家种地去,当个老农民,逍遥快活。

嗟秋日之可哀兮,谅无愁而不尽。

文章虽然很美,但是也有夸大自己境遇的成分。这十年来,潘安在仕途上虽然不得志,但是在洛阳还是很风光的。天下第一美男子的美誉就是在这期间传遍天下的。

《晋书》记载,每当潘安出门,驱车行走在洛阳的大街上,洛阳城中的女士们就会蜂拥而至,手拉手跟着他,向他温柔地抛掷新鲜水果,每次都满载而归。

潘安有个好朋友叫张载,看到潘安这么受宠,每次出门都能收揽一车新鲜水果,于是,也打扮成潘安的样子,驾车到街上溜了一圈,女人们以为是潘安又出来了,急忙趋前相看,再大饱眼福。《晋书》说“张载甚丑”,围观的女粉发现被骗,非常生气,结果张载收获了一车的砖石瓦砾,“萎顿而返”。(张载也是当朝了不起的大家,后文详细介绍)

尽管潘安受到京中淑媛的青睐,但是却没有传出绯闻。这时候他已经娶了荆州刺史杨肇的闺女为妻。

杨家在魏庭还算显赫,杨肇的父亲做到中领军。杨肇本人被封为伯爵,折冲将军,荆州刺史——省部级,子弟被评为上品没问题了。据潘安自己说,他十二岁的时候见到杨肇,很受赏识,把闺女许配给他。但是这个联姻没有能给潘安帮上忙,就在潘安刚在太学毕业没多久。272年,杨肇在荆州前线和东吴作战,战败,被罢官削职为民,没多久就故去了(请移步《三国归晋之君子之德——风)

所以种种事情凑到一块,潘安在洛阳十年,自认为怀才不遇的。所以对组织部的山涛、王济、裴楷大有意见。由于当时吏部在皇宫东部办公,于是潘安在由皇宫去吏部的必经之路上发了一个帖子:‘阁道东,有大牛。王济鞅,裴楷鞧,和峤刺促不得休。”也就像今天发个头条,泄泄恨。意思是组织部的人都是被套上绳索的笨牛。

指名道姓的侮辱领导,要是在今天,封你号自然不在话下,至少也得追究个寻隙滋事罪吧。但是那个年代的人还是比较豁达的,山涛等人没有追究他的诽谤罪。外放他去河阳县当县令(今焦作孟州)。

人到中年,终于能做点实际工作了。

而潘安在河阳县做得确实也不错。他结合当地条件因地制宜,令全县栽种桃树。春季,桃花满园,环境非常优美,结了桃子又可以卖钱,比单纯种粮富裕多了。因此民风也得到澄清。老百姓爱上了这个漂亮又能干的领导。后遂用“河阳一县花、花县”等代称潘安,或喻地方之美或地方官善于治理。而这也是中国最早“花样美男”的出处。

潘安对自己的政绩也很满意,作《河阳县作诗二首》其一曰:“……昔倦都邑游,今掌河朔徭。登城眷南顾,凯风扬微绡。洪流何浩荡,修芒郁岧峣。谁谓晋京远,室迩身实辽。谁谓邑宰轻,令名患不劭。人生天地间,百年孰能要。颎如槁石火,瞥若截道飙。齐都无遗声,桐乡有馀谣。福谦在纯约,害盈由矜骄。虽无君人德,视民庶不恌。”

这是这首诗的第二段落和第三段落。第一部分感叹自己才高遭人嫉,第二部分进入正题,说登上高处,看河流浩荡,看青山葱郁,望帝都并不遥远,别在乎县令只是个芝麻官,只担心老百姓的口碑怎么传扬你的名声?

第三段说人生百年匆匆过客,福报全在自己修行。我虽然还没有达到古圣对君子的要求,但是一直兢兢业业的工作,时刻不敢放松。

看得出,此时的潘安正踌躇满志,对自己这一阶段的人生还是很满意的。

河阳一县花——图片来自百度

但是潘安的官运确实不好。他被任命为河阳县令时,父亲已经去世了,他把母亲接到任所侍奉。每年花开时节,他总是拣风和日丽的好天,亲自搀扶母亲到桃林中赏花游乐。但是好景不长,母亲病了,老人害怕死在外乡,更想念老家。

潘安理解母亲,决定辞职带母亲回家。上峰知道他仕途不得意,所以极力挽留。潘安则说:我若是贪恋官位,不能顺从母亲,那还算是儿子吗?

他的老家在今河南中牟,由于世代都是基层官员,家里并没什么资产。辞了编制内工作,没了工资,一家人只能靠种地维持生活。而太学生不研究种地,夫人也是官宦小姐,种地两人都不在行。可想而知,没有工资他们的生活捉襟见肘。

夫妻二人耕田种菜卖菜,之后再买回母亲爱吃的食物。潘安还喂了一群羊,每天挤奶给母亲喝。在他精心护理下,母亲居然熬过了这一劫,慢慢痊愈了。

日子虽然苦,但是也成就了潘安孝子的名声。所以当了几年真正的农民后,潘安又被朝廷启用,担任怀县县令(今河南焦作市武陟县)。这期间潘安也做了两首诗,水平也很高。从中可看出,潘安的心情非常好。四年任满,潘安被召回长安,到财政部门任职,但是不知道出了什么差错,被免职。

这期间发生了一件很不幸的事,潘安的结发妻子杨容姬去世了。我猜想,潘安在财政部被免职,可能和这个事有一定的关系。

潘安虽然才高八斗,风流倜傥,但是用情却非常专一,自从十二岁和杨家姑娘订婚,之后再也没有和其他女人有染,尽管他有那么多女粉丝。

当初潘安十年徘徊在洛阳,只是一个基层小吏,日子过得并不宽裕。特别是,他们的儿子刚出生连名字都没有来得及取,就夭折了。后来又有了一个女儿,也只活到十二岁病死了。

前文说了,潘安刚在河阳县做出点政绩,母亲又病了。潘安只好辞职奉母亲回乡。那段日子潘安过的尤其艰难,是真的穷。

出身公侯府第的杨夫人一直陪伴着潘安承受着所有的不幸和打击。尤其是回乡的几年,穷不说,女儿还病逝了。日子真的跌落到了谷底。

大概是老天觉得把潘安塑造的太美了吧,所以制造了这么多的不幸消磨他。

妻子的去世对潘安打击太大了,他每天所做的事只有两件,从亡妻的坟茔回家,从家里去亡妻的坟茔。

《杨氏七哀诗》:“漼如叶落树,邈若雨绝天。雨绝有归云,叶落何时连。山气冒冈岭,长风鼓松柏。堂虚闻鸟声,室暗如日夕。昼愁奄逮昏,夜思忽终昔。展转独悲穷,泣下沾枕席。人居天地间,飘若远行客。先后讵能几,谁能弊金石。”——我从白天思念到黄昏,从黑夜思念到天明。你我都是远行客,只是早走和晚走的区别。你等着我啊,我很快就来了。

《思子诗》:“造化甄品物,天命代虚盈。奈何念稚子,怀奇陨幼龄。追想存仿佛,感道伤中情。一往何时还,千载不复生。”

潘安除了哭还是哭,刚刚咽下眼泪一转脸又流了出来。

潘安辗转愁苦一年后,朝廷又发来任命,启用他为太傅主簿。

这时候晋武帝已经去世,国丈杨骏把持朝政(请移步《三国归晋之晋武帝之死》)。潘安这次就是给杨骏担任办公室主任。

我重点想说的是,潘安去赴任,临走收拾东西,睹物思人,写下第一首怀念亡妻的《悼亡诗》:“荏苒冬春谢,寒暑忽流易。之子归穷泉,重壤永幽隔。私怀谁克从,淹留亦何益。僶俛恭朝命,回心反初役。”是第一部分,他说,时光流逝,爱妻离开人世已整整一年,层层的土壤将你我永远隔绝了。一年来我日夜思念着你,这种煎熬除了你还能给谁说呢,所以我想离开了,因为留在这里除了思念再也做不了别的,正好朝廷召我,我就去吧。

说是这么说啊,能走得了吗?

“望庐思其人,入室想所历。帏屏无髣髴,翰墨有馀迹。流芳未及歇,遗挂犹在壁。怅恍如或存,回惶忡惊惕。”

我回头看看,屋门前仿佛是你的身影,我快步回到屋内,处处都是你,可是我推开屏风,掀翻罗帷,却怎么也找不到你。墙上挂的是你的墨迹,还飘逸着墨香,柜上摆的是你的钗奁,还有你的体温。真的是你回来了吗,我的爱人,你在哪啊?是的,你已经死了,我想起来了,你不会回来了……

以后的岁月里,潘安又写过两首怀念妻子的悼亡诗,每一篇都是这么情真意切,字字泣血。

文学史上怀念亡妻写的最好的应该是“曾经沧海难为水,除却巫山不是云”吧?

但是写这诗的时候,元稹正在泡薛涛,随后还拉人家刘采春出轨,更不说婚前对莺莺的始乱终弃。

对亡妻怀念最深的应该是“十年生死两茫茫,不思量,自难忘”吧?可是这个时候东坡居士正室有王闰之,侧室有王朝云。

只有潘安,尽管没有孩子,但从没纳妾,妻子死后更是再也没有续娶。这次回到洛阳后,他结识了当朝权贵贾谧——贾充的外孙、当今皇后贾南风的外甥。和石崇等人自觉地团结在以贾谧为核心的权贵周围,吃喝玩乐,在石崇的金谷园有那么多明目皓齿的美女,天下第一美男子从没有传出过绯闻。

各位看官还记得前文提到过的荀粲吗,再看潘安,我觉得只有魏晋风度熏陶下的魏晋人,才会这么至情至性。

“荏苒冬春谢,寒暑忽流易。之子归穷泉,重壤永幽隔。

潘安的故事后面还有,这篇就先说到这里。因为我们这个系列讨论的是魏晋风度,重点想说的是,潘安有多漂亮,有多深情,文学成就有多高。

文学成就有多高呢?惜字如金的正史全文抄录了他的《籍田赋》、《闲居赋》。加上我们介绍的《秋兴赋》以及《悼亡诗》,还有后面我们将提到的“金谷二十四友”的应和诗作,代表了魏晋文学的最高水平,继“建安文学”之后,“太康诗风”把文学又推到一个高峰。而太康诗风的代表人物,首屈一指的就是潘安。

为您推荐

联系我们

联系我们

673830069

在线咨询: QQ交谈

邮箱: 673830069@qq.com

工作时间:周一至周五,9:00-17:30,节假日休息

关注微信
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

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

返回顶部